全文预览

水库工程2014年度汛方案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36 |  大小:11674KB

文档介绍
大部份基岩裸露,局部第四第系覆盖;右岸为斜坡、陡坡,坡度30°~50°,大部分第四系覆盖,局部基岩裸露。自然状态下,两岸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详见照片1。Р照片1 坝址区地形地貌Р㈡不良物理地质现象Р①冲沟沿岩体节理发育,纵坡陡峻,左岸轴线下游130m处有一条冲沟,冲沟口冲洪堆积体不大,冲沟对大坝建筑物的布置有一定的影响;右岸轴线上游175m处有一冲沟,这两条沟内有常年性流水,切割较深;右岸轴线上游280m见一条小的冲沟,对大坝及各建筑物影响不大。Р②岩体卸荷及松动变形Р区内处构造侵蚀成因河谷内,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两岸为陡坡或峻坡,因此,岸坡岩体卸荷作用强烈。Р经勘探发现:坝址左、右两岸卸荷带水平深度为:左岸3~15m,右岸5~8m。两岸卸荷带水平方向小于5m。卸荷裂隙垂直于河向节理发育,张口宽20~30mm,上宽下窄。Р区内岩体因卸荷作用所伴生松动变形有卸荷松弛倾倒变形、卸荷滑动变形、卸荷座落三种现象,但发育规模不大。详见照片2。Р照片2 坝轴线下游右岸卸荷裂隙Р③岩体风化Р两岸岩体风化与两岸地形坡度有关,自然坡度较缓地段,岩体风化相对较深,自然坡度较陡地段,岩体风化相对较浅,根据两岸钻孔揭露:左岸强风化带下限深度2~7m,弱风化带下限深度一般35~39m;右岸强风化带下限深度4~7m,弱风化带下限深度一般25~40。河床基本岸体为弱风化,弱风化带下限深度一般35~40m。Р④软弱夹层Р枢纽区内从地表测绘、查明情况,结合软弱夹层形成的条件分析,坝址区三迭系粉砂岩层面之间由于剪切错动及挤压作用强烈,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逐渐软化,经反复的挤压错动后形成软弱夹层T1f3。Р2、地层岩性Р坝址区主要分布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积、残坡积、崩坡积及三迭系飞仙关组(T1f),三迭系飞仙关组(T1f)分为5个亚层即T1f1 、T1f2 、T1f3 、T1f4 、T1f5 ,分别叙述如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