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密码”。Р 首先,“安全”的确是一种感觉和状态。而这种主观感觉的基础在于客观状态,即安全行为主体自身和周边环境的变化。这是“安全”的时空维度。其次,“安全”确实需要机制与措施的保障。最后,“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国家执政层面,也需依仗民生。安全问题背后是深刻的社会性结构问题。“安全”是一种超越政治学的社会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结构性问题才是安全所要解决的首要。Р 对这种天书式解读的最好例证就是时下炒得热火朝天的国际恐怖主义问题。9.11后,世人都感受到国际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大多数国家也将这一问题列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恐怖主义从19世纪末以来经历过几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列宁指责为工人运动中的另一个极端——巴枯宁式的恐怖主义。第二次高潮风起于20世纪60~70年代。这轮恐怖主义活动的主角是西方国家及拉美的极左势力、中东极端民族运动组织。第三次高潮起自冷战结束后。此次国际恐怖主义勾搭的对象是极端主义和分离主义。Р 不同的国际恐怖主义高潮背后当然有其不同的历史原因。国际社会的感受与应对措施也不尽相同。然而,从社会层面分析,这几次恐怖主义高潮都处在全球社会结构剧烈变动期,而且与资本市场的全球性扩张高潮密切相关。在全球市场突飞猛进之时,国际社会与各国内部的社会化配套措施却捉襟见肘,难以适应。社会稳定的基本架构被打破,剧烈变革所带来的各类矛盾层出不穷。极端暴力寻到孳生的沃土。Р 正因为如此,我国等国家提出的反恐战略是主张标本兼治,要求从社会与经济层面全面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扩而广之,时下流行的“非传统安全”中的许多问题也都是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体制性矛盾,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原有配套机制与措施的不协调。这种摩擦的缓解与消除不仅要靠Р“官”,还应靠“民”。所以安全的真正含义与解决之道还在于“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