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污水处理构筑物(水池)抗渗漏措施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须合理组织混凝土的供应,保证连续、不间断浇筑,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要浇筑完成。Р 对此,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应采取了以下方法: Р 1)池底板混凝土采用分段循环逐层浇筑的方法。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要插入下层5cm,以保证两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水平橡胶止水带的下部及吊模内混凝土,必须注意振捣密实。Р 2)池壁墙混凝土浇筑采用单墙分层循环作业。凡混凝土料下落超过2m,即应使用串筒、帆布袋,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50cm。施工缝应先洒水,再铺与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砂浆3~5cm。混凝土振捣振点间距一般为40cm以内,尤其是垂直止水带、预留孔洞、预埋管和穿墙螺栓的两侧务求振捣密实。但应注意振动棒不得接触预埋管件、穿墙螺栓和模板。Р 3)养护是防止混凝土早期裂纹和确保混凝土强度日趋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池底板采用了蓄水法养护,即在池底进行围护蓄水5~10mm,待5d左右用毡片、草袋覆盖洒水保湿至20d;池壁墙养护也是在混凝土终凝后,模板尚未拆卸前开始连续进行洒水或用养护塑管喷水,墙顶养护采用了塑料软管均匀打孔喷洒方式。池壁墙拆模后,则采用塑膜、毡片覆顶悬挂、人工喷水等保湿,继续养护至14~21d。Р 结语Р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水池多,防渗漏要求高,每道工序稍有疏忽,就很难达到预期的防渗漏效果,有时想不到的渗漏问题还会致使施工很被动,且影响工程进度,同时影响工程形象,甚至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和缺陷。因此只有在混凝土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对关键节点和部位做到认真把好质量关,才能真正做到防渗漏。Р 参考文献: Р [1] GB 50334-2002,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Р [2] GB 50141-2008,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Р [3] 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Р------------最新【精品】范文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