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e)Р[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Р编写:李万策审核:杜开春批准:张红胜Р1. 检测方法和原理Р采用速率法检测。谷草转氨酶催化L-天冬氨酸的氨基转移与MDH催化的反应偶联,使NADH氧化成NAD+。NAD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其被氧化的速率与血清中的AST的活性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测出AST活性。Р ASTР L-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 谷氨酸Р MDHР NADH + 草酰乙酸+ H+-------------- 苹果酸+ NAD+Р Р2. 标本采集及干扰因素Р2.1 采血要求及方法: Р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早晨采集血样,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正常状况记录,应嘱检测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Р2.2 标本保存:Р室温保存,及时送检。血清AST在室温可稳定48h,在2~8℃储存可稳定7d。-20℃冰冻保存可稳定30d。Р2.3注意事项:Р推荐选用血清。标本采集后尽快分离血清,避免溶血。红细胞中ALT比血浆高约40倍,溶血时红细胞内AST可进及血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胆红素>427.5umol/L、血红蛋白>5g/L 、三酰甘油>13mmol/L有明显干扰。标本应避免脂血、溶血、黄疸。Р抗凝剂肝素、柠檬酸盐、EDTA以及糖酵解阻止剂氟化钠,在通常使用量下对测定值无影响。Р3.试剂和设备?Р3.1 试剂Р采用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AST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Р3.1.1 试剂组成:各组分如下Р组成Р浓度РR1: 底物酶液Р(520ml)×4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