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控-畜牧渔业论文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54KB

文档介绍
生吃或吃未煮熟的各种水生、陆生螺类而引起的螺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热带、亚热带国家均有流行。相对其他食源性寄生虫病而言,我国人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病例并不多,1996年报导我国仅有4例,1997 -2005年增至100余例21],即使是2006年夏天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报道人数也只有160人,以后均为零星报道。2008-2011年,云南大理人民医院确诊患者20名,2012年南方医科大学出现1位疑似病例,虽然该病发病人数较少,但因其危害严重和容易误诊,更应引起重视。广州管圆线虫侵犯宿主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脑炎和脑膜脑炎,危害极其严重。Р 2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与公共卫生Р 对于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公共卫生干预手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提高卫生条件、食品监督、宣传教育等。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首先,积极治疗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对食品从业人员加强健康检查;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卵囊污染水源和食物;加强屠宰业管理,提高肉食品、水产品的卫生检疫。其次,改变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生食或半生食鱼、溪蟹、蜊蛄、淡水螺、牛肉、猪肉及其制品等。第三,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厨具需定时彻底清洗、消毒;烹调加工时要烧熟煮透,注意个人卫生。此外,还应该加强食品卫生宣传教育,普及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卫生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和预警机制。Р 3 结语Р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公共卫生意识的不断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较过去相比,流行范围、疾病种类和感染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某些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而且危害很大,仍然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应该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提倡健康饮食,加强食品检验检疫,杜绝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为食品安全体系和居民健康构造一道坚挺的防线。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