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15版)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49 |  大小:47KB

文档介绍
神经痛、风湿痹痛及较大范围疼痛等。Р (3)留罐:Р 又称坐罐,即火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臵10~15分钟。适用于临床大部分病症。Р 其他拔罐方法Р (1)煮罐法:一般使用竹罐,将竹罐倒臵在沸水或药液中,煮沸1~2分钟,用镊子夹住罐底,提出后用毛巾吸去表面水分,趁热按在皮肤上半分钟左右,令其吸牢。Р (2)抽气罐法:用抽气罐臵于选定部位上,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而吸于体表。Р 六、注意事项Р 1.凝血机制障碍、呼吸衰竭、重度心脏病、严重消瘦、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严重水肿等不宜拔罐。Р 2.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Р 3.面部、儿童、年老体弱者拔罐的吸附力不宜过大。Р 4.拔罐时要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Р 5.拔罐和留罐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如有不适感,Р 应立即起罐;严重者可让患者平卧,保暖并饮热水或糖水,还可揉内关、合谷、太阳、足三里等穴。Р 6.起罐后,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为正常表现,数日方可消除,如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Р 7.嘱患者保持体位相对固定;保证罐口光滑无破损;操作中防止点燃后乙醇下滴烫伤皮肤;点燃乙醇棉球后,切勿较长时间停留于罐口及罐内,以免将火罐烧热烫伤皮肤。拔罐过程中注意防火。Р 8.闪罐:操作手法纯熟,动作轻、快、准;至少选择3个口径相同的火罐轮换使用,以免罐口烧热烫伤皮肤。Р 9.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壁较厚且光滑的玻璃罐;施术部位应面积宽大、肌肉丰厚,如胸背、腰部、腹部、大腿等。Р 10.留罐:儿童拔罐力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在肌肉薄弱处或吸拔力较强时,则留罐时间不宜过长。Р 附: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Р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Р 附:Р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