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桩身抗压和抗拔承载力应分别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8.2条和5.8.7条计算。Р11.3、基础底板的悬挑部分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弯、抗剪和抗冲切承载力验算。Р五、构造措施Р1、严格控制角柱、边柱和外纵墙轴压比,其限值应分别按“高规”表6.4.2和表7.2.13中所对应的数值降低0.1。Р2、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应控制不小于0.3%,对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外墙应偏严控制,不小于0.35%。Р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应从基础底板以上设置,设置高度在高规7.2.14条基础上再向上延伸一层,纵向外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筋率不应小于1.30%(一级)、1.10%(二级)和1.10%(三级)并分别不小于8Ф18、6Ф18和6Ф16。底部加强区及其以上两层框架柱配筋率不应小于1.30%(一级)、1.10%(二级)和1.00%(三级)。配箍特征值均增大10%。Р4、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连梁应加强密箍,一般宜控制其跨高比大于2.5,当跨高比小于2.5时,宜设置水平缝形成双连梁或增设斜向交叉暗撑或钢筋。Р5、当基础底板悬挑长度不大于1.8m时一般宜加大悬挑板厚度;大于1.8m时宜设置扶壁墙,增加其刚度,扶壁墙应与横墙拉通对齐。Р附录A 房屋高宽比计算方法Р 1、房屋高宽比为室外地面以上房屋高度H与建筑平面宽度B之比。当建筑平面为非矩形时,平面宽度可取等效宽度Bt,Bt=3.5r,r为结构平面(不计外挑部分)最小回转半径,对突出建筑物平面很小的局部结构,一般不应计算在内。Р对带有裙楼的高层建筑,当主裙楼相关范围内的面积和刚度超过其上部塔楼面积和刚度的2.5和2.0倍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楼以上塔楼结构考虑。Р 2、基底零应力区计算时,当基础底板平面为非矩形时,底板平面可取等效宽度B0, B0=3.5r0,r0为基础底板平面最小回转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