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述中国历代官印纽式与印材的演变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在艺术形式上基本分离,玉玺龙纽式制作工艺越来越繁琐,同时对于官印的大小等级有严苛的限制,反而促使私印的篆刻艺术创作呈现鲜明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流派。Р 七、清代Р 清代(1636-1911年),其官印制造机构沿袭明代,为礼部铸印局,但铸印局并非承揽一切官印的制造。清代官印的制造乃分为三个层次,御宝为最高等级,其次为百官印信,再次为文武佐杂僚属之钤记。清代皇帝对于官印的等级制作非常重视,雍正曾说:“印信乃一应事件凭据,不印信乃一应事件凭据,不惟藩臬印信,即州县印信,亦属紧要。”清代把皇权绝对地置于官僚系统至高点,这与其政治体制紧密相连。这不仅在御宝与百官印信制造机构方面体现出来,而且也表现在御宝所采用的玉箸篆体,其他任何一级官员都不可僭越使用,这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定制的结果,其代表作品“清宫二十五宝”(见图9),官印材质上以金、银、铜、玉、石为主,清宫御宝还出现寿山石印,特别是乾隆帝“田黄三连印章”,皇帝御宝的龙纽有交龙、蹲龙、盘龙,充分体现皇权的尊严。Р 八、结语Р 在构成官印形制的诸多因素中,纽式与印材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自春秋战国至清代,官印经历二千多年的演变,纽式形成不同的形态,部分官印由金属材质向玉、陶、木、石等材质转变,官印的演变呈现以下两个特点。Р 第一,由简单鼻纽、瓦纽、坛纽,向龟纽、驼纽等复杂纽式转变,特别是明清御宝龙纽的广泛使用,官印纽式制作工艺越来越精湛,预示着印纽从实用功能向装饰功能转化,符合强化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发展动力有封建生产力的发展、传统铸造技术的进步、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及统治者审美观念的改变等诸多因素。Р 第二,金、银、铜、玉是历代官印的主要材料,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玉为帝后的专用印材。明代官印广泛使用牙章,到清代御宝使用寿山田黄石作为印材,从官印的印材上可以看出,历代统治者对其有严格等级限制,这强化了皇权制度的威严。Р (中央美术学院)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