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被他现在的逍遥姿态所迷惑啊!Р 换一种角度看,忙忙碌碌的生活就是书画家所言的“密不透风”。“密不透风”是一种高音美,但生活不能总是匆匆忙忙吧,所以中国画中还有一种美叫“疏可走马”。Р 说到“疏可走马”,估计大多数人都乐得享受。看老子持一卷上古经书在青牛上晃荡多自在啊!看庄子状若大鹏般在自己的天地里遨游多迷人啊!还有陶渊明融在清酒里的淡然飘逸不知让多少人心驰神往!其实不只是先哲圣人们需要这种恬淡闲适,我们同样需要,也应该让它成为我们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我们需要这淡如清水缓如轻风的生活节奏洗去我们刚从“战场”退下而带来的乏,带来的倦,去舒缓紧绷的神经、猛烈的心跳!Р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生命的节奏就应当这样!Р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奋斗了大半生经历了种种风风雨雨的富商,在走了很多地方后终于选择了一处海滨小村庄来“打发”晚年时光。在那里,他碰到了一个和他一样年纪的老人,只不过那人是个渔夫。这个渔夫一辈子未出村庄,打了一辈子的鱼,过了一辈子穷困但平淡闲适的日子。Р 这个故事,又给人出了一道题,究竟两位老人谁的人生更有意义。Р 一种是跌宕起伏的人生。Р 一种是平淡如水的人生。Р 一曲是《十面埋伏》。Р 一曲是《渔樵问答》。Р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于我,我则会选择前者,因为那有一种浓妆艳丽的美。Р 【点评】Р 开头以音乐有高音低音之别,引出人生“浓”“淡”之别,形象地表明“浓”与“淡”之于生命都是不可或缺的。接着从反面切入强调对生活中“高音区”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的重要性,既而又联想到画之境界——“密不透风”和“疏可走马”,以此类比生活的不同境界。再写“疏可走马”的生活对人生的意义。当“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基本哲理阐释明白之后,作者将笔宕开,讲了一个故事,含着两种境界。继而以“于我,我则会选择前者,因为那有一种浓妆艳丽的美”作结,让文章思路跃上一种更高的境界,而使主旨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