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贫如洗的状况, 接二连三的打击着陶公的心灵。然而, 在这些接踵而来的灾难的催生下, 却更加坚定的认识到自己归隐的初衷是正确的。虽然生活向他展示了残酷冰冷的一面, 但是却没有击垮他对生活的热情。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的本性成为了支撑他生活下去的两大支柱,这种信仰的力量,让陶公的精神世界富足而快乐,更使他成为了古今第一隐逸者。“田园情结”是一张网,网罗了中国大部分的文人,让这些人沉沦在田园生活的梦幻里不能不已。而作为第一个冲破牢笼,自然纵性的陶渊明,毫无疑问的成为了隐士的标准,在历史的时空里,陶渊明以其独有的光芒映射着所有的文人,使得他们的身上也沾染了“隐逸者”的一丝高尚与自然。真假田园在陶渊明之前, 大多数文人渴望隐居, 渴望田园, 却不可得, 他们在矛盾中纠结挣扎, 田园的欲望在引诱着他们, 挑逗着他们的欲望。而陶渊明之后, 隐居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风尚”,似乎只有归隐田园才能体现他们作为文人的价值。“田园情结”不但没有随着陶公的挣破而毁灭,反而织成了更加严密的网,罩住了更多的文人骚客。纵观历史上的文人隐居生活( 或隐居渴望), 就不难发现, 大部分人的“田园生活”都是虚假的, 功利的, 这些功利性的归隐田园使得“归隐”成为了一种浪潮, 一种被铜臭味腐蚀的浪潮。大体上来说,功利性的归隐田园的目的主要有三:提高名望;避祸;反抗。古代文人为了满足生活现状,为了达到自己的建功立业的抱负,为了实现自己在俗世的人生价值, 把归隐田园作为了一种取悦君主, 提高名望的手段。在归园田居成为了一种风尚的时候隐居, 想要在政治上取得成就的文人, 不得不投机与此, 想要通过隐居来证明自己的举世独立, 印证自己的高尚风骨, 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而统治者面对这样的“隐士高人”, 往往不加以调查,任用为官。在政治混乱,社会黑暗的年代,归隐“假田园”让自己达到“真用仕”的目的,也可谓是一种毛遂自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