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动物园能拯救濒危动物吗?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比较谨慎,他指出并非所有动物的机动性重复行为都是永久的。他发现在马厩中安放镜子模拟群居生活几乎能立刻杜绝马匹的机动性重复行为。他说:“大脑疾病不会一夜间治愈。”由于停止机动性重复行为的速度如此之快, 他认为动物重复某一行为肯定有其他原因,或许它们只是对某种一直存在的孤独的信号作出反应。改善环境胜于提高待遇可以肯定的是, 许多有机动性重复行为的动物总是会弄伤自己, 并且有健康状况不佳的迹象。科学家们认为有一种简单办法能使类似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改善环境。孤独症患者如果有强烈的信号指导其行为, 机动性重复行为就会减少, 如果动物拥有更多的自由, 能按照本能生活, 发生机动性重复行为的几率也将下降。改善实验室动物的生活环境可能比提高它们的待遇更有意义――它能使试验结果更加可靠。被囚禁的动物如果发疯, 大量以测试动物行为为基础的研究成果可能将因此作废。凯莱赫说:“我知道我看问题的角度与环保专家们确实有点不同。当我看到动物园中的动物时, 我所看到的是动物的个体。我看它, 我尊重它, 我常常为此而感到阵阵心痛。曾经,它们龙腾虎跃,万类霜天竞自由。而如今, 却被关在笼中, 靠人施舍。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处, 难道这就是动物饲养项目和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及动物血统保护计划的一部分吗?除非我们能认真反思主宰世界的人类的特权, 能重新安排我们的资金流向并将我们繁多的目标合并,否则 100 年以后,我们将只有与囚禁起来的‘野’兽相伴。就像在美术馆里的艺术珍品一样,动物将生存在‘生命博物馆’里,结果会使人类处于精神上极度贫困的境地。”更多的科学家们则认为: 动物园也在面对现实, 正如房地产推销商也懂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位置、位置、还是位置”,因此真正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是“栖息地、栖息地、还是栖息地”。野生动物将在广阔天地里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生活, 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土地上。至少, 我们现在还来得及这样做。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