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砂为主,具有埋藏浅、厚度大、连续性强、粘粒含量低、分选性好的特点。表1和表 2 分别按照粒径给出了其物理力学特征数值。表1砂类土的粒度组成砂土名称样品个数有效粒径 D 10 mm 平均粒径 D 5 mm 控制粒径 D 60 mm 粘粒含量% 不均匀系数 Cu 粉细砂 120. 050. 160. 184.60. 54 -8- 中砂 250. 150. 370. 421.04.0 粗砂50. 320. 760. 84—4.1 砾砂60. 301. 111. 46—3.8 表2砂类土的力学指标砂土名称自然状态天然斜坡角标贯击数干燥状态水下状态粉、细砂稍—中密 32.4 26.4 11.6 中、粗砂中—密实 31.5 26.0 17.0 2、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特征该区域内粉质粘土大致可分为两层,上层为 Q 3 以来的粉质粘土,一般呈褐黄—灰黄色,埋藏深度在 10米以上,厚度在 0.5 米到 3.0 米不等,含水量较高,以可塑状态为主,部分位置呈软塑状态。下层为埋藏深度约 20 米左右的大青沟组( Q 2)湖相沉积灰绿色粉质粘土,厚度较大,该层粉质粘土结构密实,土质较纯,以硬塑状态为主,局部为可塑或-9- 坚硬状态,稳定性较好。表 3 根据已有土工试验数据对以上两层粉质粘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统计,从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五、建筑场地分区按照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 — 89) 中建筑场地分类标准的规定,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松原市城区内钻孔的实测波速资料及大量的勘察数据,结合松原市城区内地形地貌和土层结构特点, 对松原市城区的建筑场地分区得出如下结论: 松原市城区内场地土以中软—中硬场地土为主,软弱场地土仅局部零星分布,范围较小。根据该区域内场地覆盖层厚度在 50米左右,而且分布稳定的实际情况,松原市城区内建筑场地类别大部分划分为Ⅱ类建筑场地,局部为Ⅲ类建筑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