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工艺美术史论文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釉流淌,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而不施釉, 待完全烧成后再开相, 则可任意绘彩,控制效果,使其形象更加写实、逼真、美观和生动。铅釉是用铅和石英配制而成的一种透明釉, 在这种釉料中, 再配以数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其主要有三种, 如掺进适量的氧化铜烧成后呈绿色, 加氧化铁烧成是黄褐色, 用氧化钴烧成则为蓝色。在这些基本色调的基础上,唐代工匠们成功地配制出浅黄、赭黄、翠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色彩, 用铅作釉的溶剂, 同时利用铅釉在烧制过程中流动性强的特点,将施釉技巧和装饰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 使其更加色彩斑斓, 美艳无比, 便制成蜚声中外的唐三彩。古代是以“三”为多, 不一定都是三种颜色, 有的器物或俑像只具有上述颜色中的一彩或两彩, 有的则具三彩甚至多彩, 但由于大多是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加上三彩即多彩之意,人们习惯将其统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名称,在古代文献中不见记载,直至 20 世纪初才被大量发现和真正认识。 1905 年- 1909 年清廷修筑陇海铁路时, 在洛阳一带从东到西沿邙山南麓, 挖开许多古墓, 其中唐墓中出土了数量颇多的三彩器皿和俑类。民国初年, 古玩商们将其运到北平琉璃厂销售, 引起了王国维、罗振玉等著名学者的赞赏和重视, 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人的重金购买, 唐三彩顿时名扬天下, 并开始为世人所珍藏。民国三十一年( 1942 年), 清末古玩收藏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 才首次提出“唐三彩”之名。类型包罗万象涉及面广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 唐三彩在洛阳、西安、扬州、丹东地区和山西、甘肃两省唐墓中均有发现, 其它省区很少, 尤以洛阳和西安出土最多, 又因较早发现于洛阳, 故洛阳唐三彩最为驰名。但鲜为人知的是, 河南不仅洛阳有唐三彩, 其他地区也发现和出土不少精美的唐三彩。笔者所要连续论述介绍即为河南全省范围内的唐三彩, 包括洛阳及其周边地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