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命名元明杂剧之婉丽者;借《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末句“一樽还酹江月”命名元明杂剧之雄爽者,正是为了突出二者风格上的不同。作为两种相对的风格, 雄爽和婉丽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而孟称舜对雄爽、婉丽的表述, 是从情感表达和语言表现两方面入手的。首先,在情感表达上,他要求两者都必须“尽情”,只不过婉丽之作要“惆怅得尽情”, 而雄爽之作要“痛快尽情”。其次,在语言表达上,孟称舜要求婉丽之作,要“语语淹润”、“语语婉隽”, 要“怨而不怒”;而雄爽之作要“语语爽健”、“语语雄快”、“语语沉郁顿挫”,要“苍凉慷慨”。 13 、试析《桃源三访》的婉丽风格。答: 《桃源三访》是孟称舜婉丽风格的代表作,具体表现为: (1 )惆怅地尽情:《桃源三访》全剧五折,用大段的抒情独唱构成剧本的主体,充分发挥男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剧中对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重笔描摹, 力求曲尽其情。一方面注意对感情的多角度、多侧面的展现, 如第三折写崔护清明重来, 在叶家门外徘徊, 就以多个层次描写其心情: 欲扣门而犹豫、等待的坐立不安、欲行又止的不舍, 直到题诗后扫兴而去。通过这样的刻画, 崔护的相思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则是曲辞刻画的细腻深入。如第四折中对叶蓁儿心情的描写, 连用“凄凉”、“春梦境”、“虚值”、“冷”、“孤另”等词, 把她的孤单、伤感写得淋漓尽致。又用刘晨的典故, 使感情透过相关的形象间接发散, 在抒情时平添一份含蓄与悠扬。(2)“语语淹润”、“语语婉隽”:《桃源三访》的曲辞优美雅致,这不仅来自工丽的语言,如第一折崔护对郊外景致的描画; 也来自平实的语言, 如第二折叶蓁儿对崔护的思念。而且剧本化用了很多前人的名作名句, 语言虽不雕琢, 但却借其中所沉淀的情感, 强化了曲辞本身的感染力, 使读者能够在浮想联翩中, 更深刻的体会人物的感情,增加了作品的抒情性。 14 、谈谈你对《琵琶记》一剧主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