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⒆、(24) 等连接成残坡积层与基岩分界线;③、⑦、⑾、⒃、⒇、(25) 等点连接成槽壁底线; ⑩与⑦连接成槽壁矿体上盘界线; ⒆与⒃点连接成槽壁矿体下盘界线; ③′、⑦′、⑿、⒃′(21) 、(26) 等点连接槽底上界;④、⑧、⒀、⒄、(22) 、(27) 等点连接成槽底下界; ⑦′与⒀点连接成槽底矿体上盘界线; ⒃′与(22) 点连接成槽底矿体下盘界线。其它依次类推,直到探槽工程编录完毕。⑹测量地质产状要素,采集各类标本,并用上述方法标注在素描图相应位置上,编上号码。⑺标绘刻槽样品位置,注明样品号码或标绘刻槽样品的布置位置及编号(待样品野外采集完毕后再赴野外实地校核样品位置的准确性)。⑻进行文字地质记录,按编录基线、分层逐一进行文字描述,记录内容见勘查工程原始地质编录基本要求中文字记录主要内容。⑼上述工作结束后,参加编录人员全面对文、图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当场修改更正。⑽室内整理野外编录工作结束后,根据矿区制订的统一图式、图例或野外工作细则,对野外编录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主要内容有: ①检查文字记录内容是否齐全、准确,专业用语使用是否恰当,有无错漏字等。②核对文字记录与素描图上内容(如岩性分层、地质界线、样品、标本、产状、构造线等的有关记录数据、位置标放、符号、编号等)是否吻合,若发现文、图不一致时,及时赴野外现场核实修改。③文字记录及各种有关记录(登记)表中的数据必须全部着墨。④根据矿区统一图例及测定的各产状要素,绘制各岩性层、岩体、矿体等花纹。⑤按矿区制订统一图式,完善素描图整饰工作,经编录人员自检、互检,项目负责人抽检修改无误后,全部着墨。见图 12。 3 、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⑴音像记录表⑵坑探工程编录基点、基线记录表⑶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或野外记录簿 10 ⑷探槽素描图⑸坑探工程采样登记表⑹岩、矿标本及登记表⑺鉴定、测试成果报告及送样单⑻勘查工程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