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就是关于历史成本问题。理论上根据持续经营假设可以对一些项目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固定资产由于不是以销售为目的就应该以历史成本计价,而像存货等流动资产由于最终命运是要被销售就以当前市价计价。资产的用途被作为计价方法的动因。但是在当时银行家等债权人是报表的主要读者,受他们的影响在会计实务中稳健原则是会计的主要原则,像存货等流动资产不是以市价计价而是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当会计报表的重心转移到损益表时,其他的会计原则例如客观性原则和配比原则就被用来支持历史成本会计。美国会计学会 AAA (1936 )认为“会计本质上不是计价的过程,而是把历史成本和收益在当前和后续会计期间分配的过程”。1940 年,佩顿和丽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把资产看作是未分配的成本。会计人员本质上是成本分配者而不是计价者。但在另一方面,历史成本会计也受到了批评。坎宁(1929 )认为资产是未来的服务, 因而最合理的计量方法就是将资产使用获得的未来收入进行折现,在企业存续期间资产价值的变动要在会计记录中确认。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了。Edwards 和Bell (1961 )建议使用现实成本来代替历史成本对资产进行计价。 Chamber (1966 )提出了“持续适应环境会计( continuously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 该系统以脱售价值作为计价基础。 Sterling (1970 )则以单人决策模型为基础,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倡导应采用现行市价作为计价基础【1 】。 2、对收益确认的争议。在美国,收益的确认很大一部分受到了法律和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所得税法使得实现原则成为会计收益确认的主要工具,即收益只有在实现时才能被确认。配比原则确定了从已实现收入中扣减的费用。这样会计收益就没有明确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