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为凝灰质砂岩, 浅部节理较为发育, 岩体破碎, 整体稳定性差; 岩体主要节理裂隙构造面倾向与左侧边坡一致, 且边坡岩体内存在软弱破碎带夹层,在雨水冲刷下,加剧了边坡坡体的不稳定性。 2010 年7月 12 日该处边坡产生了较大的坍塌,堵塞了扩建中的老路。经现场勘察, 设计提出削坡+ 厚层基材+ 系统锚杆方案进行处理,边坡坡率调整为 1:0.5 、每级平台宽 2 米, 第一至第五级坡高 8 米,第六级坡高 0-11 米,若浅层表面稳定则仅设挂网锚杆不设系统锚杆, 造价约 275 万元。经讨论, 原则赞同该设计变更方案。建议一、二级边坡增设挡墙进行防护。(三)关于 K8+970-K20+080 段等其他边坡坍塌 K8+970-K9+060 右侧边坡底部约 2 米为强风化凝灰质砂岩,中部为碎卵石层、全风化凝灰质砂岩,顶部为 8-10 米的淡红色黄土覆盖层; K13+390-K13+460 段左侧和 K17+700-K17+780 、 K18+410-K18+440 、 K19+040-K19+140 、 K20+000-K20+080 等段右侧,表面为 2-5 米厚的碎石土覆盖层,下卧强风化岩石,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岩面较破碎。 2009 年6 月开挖以来, 上述路段先后发生了边坡坍塌, 且时常有石块碎落, 影响行车安全。经现场勘察, 设计提出设置分级削坡+ 矮挡墙处理方案, 坡面用厚层基材+ 系统锚杆方案或框架锚杆进行处理, 造价约 245 万元。鉴于上述路段边坡已开挖或清理完成, 经讨论, 建议不进行分级开挖, 清理边坡危石、浮石后,根据坡面情况设置一级或二级浆砌挡墙, 边坡上种植香根草等植物进行防护。对 K20+000-K20+080 段另行增设柔性防护网。三、请业主督促设计单位抓紧完善变更设计, 并根据坍塌岩体清理后地质情况,调整防护设计方案和边坡破率,做好动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