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大国崛起与中国文化创新.doc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3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叫和为贵。我认为很重要。孔子还说出这样两句话,“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和”,“和”就是差异,哆唻咪发嗦,五个音构成的旋律就叫“和”,如果“同”, 就像一个哆不变,这个音是没法听的。当我们听一个音,连续听上 3 分钟,你会崩溃的。就像我们降半旗, 海上的那些轮船集体鸣笛的那种声音, 你只能听几分钟, 但是你们听优美的旋律,三日都不知厌恶,什么原因?差异。再说中国的餐, 中国的菜,盐、醋、蒜、姜、糖、辣椒等等全是差异, 它在一锅里边一炒变成了满汉全席,这就叫做“和而不同”。所谓中国强调“和”,而不是“同”,而相反强调的是差异。所以毛泽东说一个拳头, 五个指不一样, 攥起来它有力, 一个手, 五个指不一样才要弹钢琴, 领导干部的最高水平就是弹钢琴, 就是让你用差异性来达到“和”, 互补。这种思想, 我认为在今天一个战争频仍, 冲突迭起的时候强调“和”, 强调各美其美, 您很美, 我赞成。我也很美,各美其美,而不是唯我独美。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央电视台 7 点钟的新闻联播,旁边总是有一个小人在打哑语。其实,中国的聋哑人,我专门做了调查才 6000 万人,仅仅占全中国人口十二分之一。他凭什么十二分之一很少数的边缘要在上边打哑语。他有他的权力, 这就是中国强调的人口再生, 他听不清楚,看不见的时候,你就打哑语。所以“和”是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差异性。道家,很了不起。它是处世。我们有一个词说得不对,请领导批评我,叫做相濡以沫, 这个词在我们的很多时候都用,来自庄子,但是庄子的原话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是不同意相濡以沫, 什么意思?他认为相濡以沫是两条鱼、两个人、两个族类在蝇头小利, 蜗角功名里边拼死搏斗, 打得你死我活。剩下的残兵败将, 相濡以沫, 苟延残喘。庄子认为,“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各自应该游到更宽阔的水当中去,相忘记于江湖。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