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首选诗篇,我们都曾经熟读于心,少时只觉琅琅上口,简洁明快,没有太多深刻的体会。如今当我面对牙牙学语的儿子再次朗诵这首诗时,总会感慨颇多,想起爷爷每天弓腰驼背的在田地里劳作,一年四季春种秋收夏锄草,很是辛苦。看看今天物质商品丰富繁多,浪费现象比比皆是,重温这首诗,再提勤俭节约、忆苦思甜非常必要,要知道一粥一饭皆来之不易。目前,国家针对浪费现象日渐严重,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从心底里拥护。节约自古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风尚。可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富裕了,节约光荣的意识却日渐淡薄了。难道国家的粮食真的富裕到了可以不提节约、肆意挥霍的地步吗?看看这些统计数字就知道,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公顷(0.75亩)的警戒线。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关系国计民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道德修养与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风尚,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应打包带回家。等等。为了我们曾经饥寒交迫百余年的昨天,为了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了我们共同富裕、共创和谐的社会主义目标,让我们再次重温这首经典诗篇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006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