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表的第一代药物上市后,抗精神病药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要手段。这些以D2受体为主要作用靶点的药物曾经帮助患者走出医院大门,由于较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特别是容易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并且对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和认知损害的疗效不足,近年来陆续被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取代。第二代药物是一大类有着不同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治疗症状谱和不良反应发生特性的化合物。已有大量研究和荟萃分析提示这些新上市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抗精神病药总体上疗效并未超越60年前上市的第一代药物(氯氮平除外)。如Leutch(2013)等[18]采用多元荟萃分析方法,分析了2种第一代药物代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和13种第二代药物在多个临床维度的效应值,结果显示这些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疗效上有差异,但不大;而诱发不良反应方面,表现出很大不同。在这次多元荟萃分析中,作者同时发现医生在急性治疗期更关注疗效,急性期患者的治疗脱落率与疗效显著相关。对该荟萃分析评论中,专家提出对于精神分裂症这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应当从全病程的角度考虑,给患者选择的每一种治疗药物,都应当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在评估个体的治疗获益/风险基础上进行临床决策。对抗精神病药或抗精神分裂症新药的研发一直没有间断过,但近几年的研发似乎正进入一个瓶颈。进入21世纪以来,总计有超过200多种化合物进行了抗精神病疗效验证,自2000年后,只有8种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迄今为止尚没有满足上市标准的非D2受体机制药物出现。这几年实验药理学技术有很大的进步,逐渐运用于抗精神病药的研发中,目前的最大争议还是:“对于这样一种复杂性疾病,应当开发选择性的单分子作用靶点(被称为是神奇的子弹,magicbullets)还是选择性的多分子作用靶点(被称为是神奇的猎枪,magicshotguns)的药物?”汇总目前抗精神病药的研发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