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不少名家的格言警句,还有许多生动的事例,都是我们高三学生写作中极为宝贵的资源。譬如,古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的一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面上。今天,辩证唯物主义也已经不再生硬地躺在一分为二上,在很多场合,很多时间,需要的是一分为三。这正告诫人们,处理任何矛盾,都必须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度”,告别极端,走向成熟。 Р 用好用准高三政治课(哲学)教材中的观点、格言、事例,我们写出的文章自然显得更有深度与广度,整篇文章品格也高了。 Р 记得本世纪初,中国作家协会主持的全国散文大赛,题目便是:“每条鱼,我都在乎。”无独有偶,两次性质完全不同的作文命题,都是从“鱼”切入的,而且都源于小学课本。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生命的关爱,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等等,这些观念态度必须从小养成,这已成为中外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Р “每条鱼,我都在乎”这句话,来自小学语文教材《浅水洼里的小鱼》,选自美国著名的系列故事集《心灵鸡汤》。文中的小男孩一边把阳光暴晒下的浅水洼中的小鱼一条条扔回大海,一边象是喃喃自语:“这条我在乎,那一条,我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РР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专门为这个孩子写了一首诗: Р 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Р 有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Р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Р 它就变成那东西, Р 那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 Р 你不难发现,小男孩比那个手里拿着尺的丹麦钓鱼者,和借捕鱼言为君治国之道的孟子似乎都更少了一份功利,多了一份善良与纯真。再多的“度”也只能节制一时行为的贪欲,而善良与纯真则源于心灵的洁净,是决定思想、态度、行为的本源。现代人如果少了这份善良与纯真,那么,人与人的关爱,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很可能只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幻想…… Р 985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