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海因里希法则”学习心得(二)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心得(二)Р安全管理意识要“与时俱进”Р再议安全管理中的墨菲定律与海因法则Р王守云Р传统的安全管理基本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个别管理项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增多,譬如:青岛闪客鞋业的小汽油库就___了以前的跑冒撒漏和预防静电为前提的安全管理模式,但这个“___”也并不是“一劳永逸”,有可能出现未知的“安全隐患,”譬如“雷电电击”。合布用汽油胶改为水性胶极大的降低成本和静电引起的火灾安全隐患,但水性胶需要辊筒的温度相应要提高,有可能出现另一个“危险源”。客户“反恐”验厂需要把安全门封闭,而“社会责任验厂”就必须开启安全门。而我们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于适应这种情况。员工更是“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员工安全意识“与时俱进”的快速转变和提高。Р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这个可能性有多小,如果重复去做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行为决定了结果。Р“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企业有___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___起轻伤或故障,在这___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Р在安全生产中,“墨菲定律”和“海因法则”告诫我们,有些小的隐患和违章在一次或数十次过程中也许不能导致事故,但这恰恰是造成员工思想“麻痹”主要诱因。这种麻痹诱因总维持下去终究是会发生事故的。侥幸和麻痹是很多血淋淋的事故根源。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得以发挥的先决条件。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职能。由于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们活动之前Р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来防止事故发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